诗篇第19篇逐节注解、祷读

【诗十九1】「(大卫的诗,交与伶长。)诸天述说神的荣耀;穹苍传扬祂的手段。」

【诗十九2】「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;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。」

【诗十九3】「无言无语,也无声音可听。」

【诗十九4】「它的量带通遍天下,它的言语传到地极。神在其间为太阳安设帐幕;」

  • 当我们远离城市、仰望星空的时候,就会赞叹造物主的大能和智慧。「自从造天地以来,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,虽是眼不能见,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,叫人无可推诿」(罗一19)。神让宇宙成为一本大书,人无论说何种语言,都能借着观测神伟大的创造来认识祂。所以神把地球放在一个巧妙的位置上,使这个人类最好的生命家园,也成为最好的宇宙观测站:太阳系恰好位于银河系中恒星和星云密度稀薄的区域,而在岩石行星里只有地球有透明的大气层。若不是神这样巧妙的安排,人类有再好的天文望远镜,也看不清宇宙的面貌。
  • 「诸天述说神的荣耀」(1节),但人只有调对了心灵的频道,才能听得懂「诸天」所默默见证的「言语」和「知识」(2节)。天文学家开普勒因为深信神按照完美的数学原则创造宇宙,所以才能从浩瀚的观测数据中总结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。人若不肯承认宇宙有一位创造者,无论怎么钻研,最终只能是钻到死胡同里。
  • 「量带」原文是「准绳、绳子」,形容声音。保罗引用本节说明福音的普世传播(罗十18)。
  • 诗篇第八篇可能是大卫同时所作,这两篇可并读。
上图:位于布拉格第谷故居的第谷与开普勒雕像。第谷.布拉赫(Tycho Brahe,1546-1601年)是丹麦天文学家,他拥有肉眼观测的时代最精密的天文观测记录,但却无法总结出行星运动的规律,最后把所有的观测数据都留给了他的助手开普勒。 开普勒(Johannes Kepler,1571-1630年)是德国数学家,从小喜欢天文,但却因天花而严重弱视、双手残废,只能根据第谷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、分析。他坚信神按照完美的数学原则创造宇宙,行星运动的规律一定是和谐的。从这个信念出发,他最终从第谷的火星轨道观测数据中总结出了行星三大定律,后来启发了英国科学家牛顿(Isaac Newton,1643-1727年)发现万有引力定律,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。

上图:位于布拉格第谷故居的第谷与开普勒雕像。第谷.布拉赫(Tycho Brahe,1546-1601年)是丹麦天文学家,他拥有肉眼观测的时代最精密的天文观测记录,但却无法总结出行星运动的规律,最后把所有的观测数据都留给了他的助手开普勒。
开普勒(Johannes Kepler,1571-1630年)是德国数学家,从小喜欢天文,但却因天花而严重弱视、双手残废,只能根据第谷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、分析。他坚信神按照完美的数学原则创造宇宙,行星运动的规律一定是和谐的。从这个信念出发,他最终从第谷的火星轨道观测数据中总结出了行星三大定律,后来启发了英国科学家牛顿(Isaac Newton,1643-1727年)发现万有引力定律,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。

【诗十九5】「太阳如同新郎出洞房,又如勇士欢然奔路。」

【诗十九6】「它从天这边出来,绕到天那边,没有一物被隐藏不得它的热气。」

古代许多民族敬拜「太阳」(5节)、月亮和星宿(伯三十一26-27;王下二十三5),而现代人不是把它们解释为偶然的存在,就是转向占星术。只有圣经指出,「太阳」乃是受造物,只是神的「手段」之一(1节),人应该敬拜的是造物主,而不是受造物。

【诗十九7】「耶和华的律法全备,能苏醒人心;耶和华的法度确定,能使愚人有智慧。」

【诗十九8】「耶和华的训词正直,能快活人的心;耶和华的命令清洁,能明亮人的眼目。」

【诗十九9】「耶和华的道理洁净,存到永远;耶和华的典章真实,全然公义——」

【诗十九10】「都比金子可羡慕,且比极多的精金可羡慕;比蜜甘甜,且比蜂房下滴的密甘甜。」

  • 「耶和华的律法」(7节)和「诸天」(1节)同样是神启示的工具。诸天彰显了神创造的荣耀,但人若遵行律法,就能彰显出更大荣耀:就是「神的形象」(弗四24)。正如太阳照亮了物质的世界,供应了物质的生命;律法也照亮了属灵世界,供应了属灵的生命。7-14节七次提到神自我启示的名字「耶和华」。
  • 有些人害怕信了主会受约束,但神的律法并不是为了捆绑人,而是「叫羊得生命,并且得的更丰盛」(约十10),使人的心灵「苏醒」、眼睛「明亮」,得着真正的「快活」和「智慧」。眼中失去光亮,代表失去生命力(诗十三3,三十八10)。
  • 人的道德、法律、哲学和潮流都有太多偏离真理的掺杂,虽然不断改善,却永远不能臻至完美。神的话语却是「全然公义」(9节)的真理,不需要「与时俱进」,可以「存到永远」(9节)。
  • 有些人觉得神的律法是苦轭,觉得每天读经是重担。但神却要我们「要尝尝主恩的滋味,便知道祂是美善」(诗三十四8)。当我们坚持每天读经,并且思想、遵行的时候,就会发现许多事物不再成为生命的捆绑,许多难处不再成为生活的阻挡,因此才会从心里体会到,神的话语「比金子可羡慕」、「比蜜甘甜」。

【诗十九11】「况且祢的仆人因此受警戒,守着这些便有大赏。」

【诗十九12】「谁能知道自己的错失呢?愿祢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。」

【诗十九13】「求祢拦阻仆人不犯任意妄为的罪,不容这罪辖制我,我便完全,免犯大罪。」

【诗十九14】「耶和华——我的磐石,我的救赎主啊,愿我口中的言语、心里的意念在祢面前蒙悦纳。」

  • 哲学家康德(Immanuel Kant)曾说:「有两种东西,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经常和持久,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历久弥新:一个是我们头顶的星空,另一个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」(《实践理性批判 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》p161)「诸天」引起人的赞叹和敬畏(1节),而「律法」(7节)则启发人与神面对面的回应(11-14节)。
  • 「错失」和「隐而未现的过错」不是故意抵挡神(12节),而「任意妄为的罪」就是故意抵挡神。「任意妄为」原文是「自大的、骄傲的」。
  • 不犯罪「便有大赏」(11节),神的要求实在不能算高。但若不依靠圣灵,我们的肉体生命实在是太难不犯罪了。更可怕的是陷在罪中而不自知,表面上是「任意妄为」(13节),实际上是被罪「辖制」(13节),成为罪和死亡的奴仆。
  • 然而神并不要人只停留在不犯罪上,而是要活出在神面前「蒙悦纳」的人生。愿我们时时在神面前反省自己:我们「口中的言语」和「心里的意念」,是蒙神悦纳的馨香之祭?还是来自地狱的火焰(雅三6)?
上图:康德(Immanuel Kant,1724-1804年)故居墙上的石碑,上面写着:「有两种东西,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经常和持久,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历久弥新,一个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,另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的道德法则」(摘自《实践理性批判 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》第161页)。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,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、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,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。

上图:康德(Immanuel Kant,1724-1804年)故居墙上的石碑,上面写着:「有两种东西,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经常和持久,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历久弥新,一个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,另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」(摘自《实践理性批判 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》第161页)。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,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、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,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。




来源:https://cmcbiblereading.org/

 






上一篇:诗篇第18篇逐节注解、祷读
下一篇:诗篇第20篇逐节注解、祷读

点我,加官微,防失联